本文目录一览:

古代时期的绿林好汉指的是什么意思 ?

绿林好汉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西汉末年。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但是新朝的各项制度过于超前,是不适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所以民怨四起,各地不断有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讨伐王莽政权。其中有一支是王匡王凤领导的,他们在绿林山聚集,反抗统治阶级,被称为绿林起义军,这次起义也被称为绿林起义。他们为了团结各方反抗势力,就打出恢复汉室的旗帜,推举了皇族刘玄为帝。刘玄即位后称更始帝,不久在跟赤眉军的交战中失利,结果投降被杀,绿林军也被赤眉军剿灭了。

绿林军自诞生之日就以反朝廷为宗旨,所以后世那些“聚众山林、反抗朝廷”的英雄豪杰都被称作绿林好汉。个人形象突出、集体主义色彩浓重而且影响很大的,在英雄传奇小说中有隋末瓦岗寨众英雄和北宋末年的梁山好汉。

我们说起这些绿林好汉多半想起的也是水浒传中的各位好汉形象,毕竟他们是当时百姓眼中敢于反抗的那批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人可以打破现状,追求更好的生活,是值得被人记住的,但是各位好汉多是出身草莽,不是正规军队,也大多没什么文化,所以难免做出种种恶行,说是劫富济贫,但是对当地的治安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其实很难评判他们的好坏,他们是一群人并不是单个人好管理,利用好了可以是终结乱世的一股助力,若是不加以管制,就是为祸一方的毒瘤。他们大多贫苦出身,生于乱世,民不聊生,投身绿林也是为了活路。如果做良民可以生存下去,谁也不会愿意落草为寇,投身绿林吧。总归还是时势造就的这一群体。随着历史发展,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绿林好汉”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

绿林好汉,最初是西汉末年王匡王凤领导的一只起义军的统称,他们聚集在绿林山(今湖北当阳绿林山),以推翻王莽政权为口号,后来不断壮大形成了四股大势力。后发展为绿林好汉泛指结伙聚集山林之间反抗政府或抢劫财物的有组织集团。

绿林军自诞生之日就以反朝廷为宗旨,所以后世那些“聚众山林、反抗朝廷”的英雄豪杰都被称作绿林好汉。

扩展资料

西汉末,天凤四年(17年),荆州一带发生饥荒,新市人王匡、王凤因为善理争执,在乡里有威信,被饥民推举为“渠帅”,后马武、王常、成丹也率部加入。他们啸聚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人数达到8000多人。后遂称除暴安良、杀富济贫的英雄为绿林好汉。

绿林军势如破竹,以绿林山为根据地,相继攻下竟陵(今湖北天门)、云杜(今京山县北)、安陆等地,拥众5万。公元22年,由于瘟疫流行,为了保存实力,绿林军决定分兵进击,王常、成丹南下江陵,号称“下江兵”,王匡、王凤、马武及其支党朱鲔、张卬等北上南阳,号“新市兵”。

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人陈牧、廖湛,这时也聚众数千响应,与新市兵会合,称“平林兵”。“平林兵”兵发南阳时,舂陵侯刘仁的后人刘玄,就是后来称帝两年多的更始皇帝,因为父亲刘子张当初被蔡阳国亭长酒后辱骂,怒杀亭长。

十年后,亭长之子复仇,杀了刘玄的弟弟刘骞,刘玄结宾客报仇,不想对方反而买通了宾客。刘玄走投无路,于是就投奔了绿林军平林部,陈牧封其为安集掾之职。

与此同时,刘玄的同族刘縯、刘秀兄弟,也在南阳起事,组成“舂陵兵”,与新市兵、下江兵、平林兵一同作战,这四大派系就构成了绿林军的主力。

绿林起义队伍空前壮大,推翻王莽政权已指日可待。

但由于绿林军派系众多,命令不一,导致多次失利。战争形势的发展,就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当时绿林军为便于号召,便打出恢复汉室的旗帜,因此就决定立一刘姓皇族为皇帝。刘玄平庸,容易驾驭,而刘縯才略兼具,威望极盛,按才能本应立他为帝,但派系之间,各为其利,为了能控制新皇,便立了刘玄为皇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林好汉

绿林好汉是什么意思

绿林好汉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旧时也指聚众行劫的群盗股匪。

西汉末,新市人王匡、王凤等聚集在绿林山中,至七八千人,王莽天凤四年起事,号下江兵。绿林位于湖北京山县北境。见汉书九九下王莽传、后汉书二一刘玄传。绿林好汉泛指结伙聚集山林之间反抗政府或抢劫财物的有组织集团。

扩展资料

历史

西汉末,天凤四年(17年),荆州一带发生饥荒,新市人王匡、王凤因为善理争执,在乡里有威信,被饥民推举为“渠帅”,后马武、王常、成丹也率部加入。他们啸聚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人数达到8000多人。后遂称除暴安良、杀富济贫的英雄为绿林好汉。

绿林军势如破竹,以绿林山为根据地,相继攻下竟陵(今湖北天门)、云杜(今京山县北)、安陆等地,拥众5万。公元22年,由于瘟疫流行,为了保存实力,绿林军决定分兵进击,王常、成丹南下江陵,号称“下江兵”,王匡、王凤、马武及其支党朱鲔、张卬等北上南阳,号“新市兵”。

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人陈牧、廖湛,这时也聚众数千响应,与新市兵会合,称“平林兵”。“平林兵”兵发南阳时,舂陵侯刘仁的后人刘玄,就是后来称帝两年多的更始皇帝,因为父亲刘子张当初被蔡阳国亭长酒后辱骂,怒杀亭长。

十年后,亭长之子复仇,杀了刘玄的弟弟刘骞,刘玄结宾客报仇,不想对方反而买通了宾客。刘玄走投无路,于是就投奔了绿林军平林部,陈牧封其为安集掾之职。

与此同时,刘玄的同族刘縯、刘秀兄弟,也在南阳起事,组成“舂陵兵”,与新市兵、下江兵、平林兵一同作战,这四大派系就构成了绿林军的主力。

绿林起义队伍空前壮大,推翻王莽政权已指日可待。

但由于绿林军派系众多,命令不一,导致多次失利。战争形势的发展,就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当时绿林军为便于号召,便打出恢复汉室的旗帜,因此就决定立一刘姓皇族为皇帝。刘玄平庸,容易驾驭,而刘縯才略兼具,威望极盛,按才能本应立他为帝,但派系之间,各为其利,为了能控制新皇,便立了刘玄为皇帝。

参考资料:绿林好汉-百度百科

绿林好汉是什么意思?

绿林好汉的意思是滚瓜烂熟的意思是纹理罐头的意思是古今贯通的意思是中西贯通

绿林好汉是什么意思?“绿林”指哪里?

在我们古代有非常多的英雄好汉,他们大多都是嫉恶如仇,路见不平必然出手相助的人,其中对于这些英雄好汉也有非常多的形容词,如绿林好汉。在汉语词典中,绿林好汉指的是古时候以山林为根据地的反抗阶级人们,其中绿林指的是绿林军的根据地,现湖北省境内的绿林山。

首先,绿林好汉指的是以山林为根据地的反抗阶级人们。一提起绿林好汉,人们就会第一时间想到水浒传中那108位梁山好汉,但绿林好汉主要指的是南宋的反抗队伍绿林军。在西汉末年,在荆州一带发生粮食危机,在当地有威信的人被推选为渠帅,因为经常聚集在绿林山,而被称为绿林军。绿林军起初人数高达八千人,后来相继拿下竟陵、云杜等地,人数瞬间上升到五万人次,后来因为瘟疫的流行,分为下江兵和新市兵来攻打江陵地区和南阳地区,随后新市兵和陈牧等人会合称为平林兵。后来刘玄投奔绿林军,并且其同族兄弟的舂陵兵亦合流下江兵、新市兵和平林兵,使得绿林起义军的队伍壮大起来后来为了能够统一指挥,所以推选刘玄为皇帝,从此开启了更始元年。所以绿林好汉指的是像绿林军那样聚集山林的反抗阶级英雄。

然后,绿林好汉的绿林指的是湖北省境内的绿林山。绿林表面意思好像指的就是山林,像古代那些起义的英雄们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聚集在一些树木茂盛,地势险要的山中,但绿林好汉的绿林并不是普通的山林。根据史书记载绿林军起初聚集在荆州新市,那么绿林指的是湖北省荆州市绿林镇的绿林山。绿林山是大洪山的一个山峰,在绿林山上还有保存完好的绿林军安营扎寨的绿林寨。而大洪山位于江汉平原和南阳盆地之间,是秦岭和扬子山脉板块的结合区域,导致山形重叠相连,山峰大多都在八百米以上,树木茂密,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因此绿林山才被绿林军选为根据地。

最后,因为绿林军的对于开启东汉王朝有着巨大的贡献,所以绿林好汉便成为了那些替天行道的英雄好汉的代名词。

绿林好汉的意思

西汉末,新市人王匡、王凤等聚集在绿林山中,至七八千人,王莽天凤四年起事,号下江兵。绿林位于湖北京山县北境。见汉书九九下王莽传、后汉书二一刘玄传。绿林好汉泛指结伙聚集山林之间反抗政府或抢劫财物的有组织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