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是一个成语,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出自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思危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较早。《周易?系辞下》载:“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意为统治者若满足现状,沉醉太平,国家就有“危”“亡”“乱”的危险。所以要强调“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如此“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后世兵家对此做了进一步阐发。《司马法》提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战国策》认为“于安思危,危则虑安”;《虎钤经》强调“善用兵者,防乱于未乱,备急于未急”;等等。汉以后,人们把居安思危同安抚民众与保卫国家相联系,认为执政者只有实行仁政,使民众安可乐业,危可卫国,充实“甲兵武备”,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居安思危是什么意思

居安思危指处在安定的环境中,也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和祸害。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居安思危(jūān sīwēi)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居安思危是一个成语,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居安思危成语寓意: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个人来说如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则更是如此。居安思危是一种超前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人的一生当中不可能始终是一帆风顺,总会有曲折与风雨相伴,坎坷与逆境相随。所以,面对任何事情,人们都应当做到未雨绸缪,这样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在和平时期,要有居安思危的应变措施,在做好物质准备的同时,思想上还要常守不虞之戒,牢记失戒的教训,只有做到居安思危,才能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居安思危是什么意思?

居安思危的意思是: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生活安宁时要考虑危险的到来,考虑到了这一点就要为危险而做准备,事先有了准备,等到事发时就不会造成悲剧了。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安不忘忧、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居安虑危、安不忘虞、有备无患、处安思危、忧盛危明、常备不懈、安不忘危

【反义词】及时行乐、亡羊补牢、高枕无忧、麻痹大意、出其不意、刀枪入库

扩展资料

1、居安思危的近义词

未雨绸缪

【解释】: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出自】:春秋·佚名《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趁着天上没下雨,剥些桑树根上皮,捆扎窗子和门户

【语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先准备

2、居安思危的反义词

及时行乐

【解释】:不失时机,寻欢作乐。

【出自】:两汉·佚名《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人生应当及时行乐才对啊!时不我与又怎可等到来年?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指消极性享乐

居安思危的意思是什么?

居安思危是一个成语,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危险出现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出自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思危”的意思是什么?

成语名称 居安思危

汉语拼音 jū ān sī wēi

成语释义 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使用例句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回

居安思危是什么意思解释

在平安稳定的时候要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灾难。指时时要提高警觉,预防祸患。

居安思危:司马光,在安逸的环境里,要时刻考虑到危险降临。

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祸害的情况。人们用居安思危这个词用来比喻要提高警惕,以防祸患。与有备无患近义。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思则有备,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