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高跷读音 高跷的意思
1、高跷拼音:[gāo qiāo]。
2、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汉族民间舞蹈,亦指表演高跷时使用的木棍。高跷因舞蹈时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不等,舞者多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男女对舞,边舞边唱。高跷也可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
高跷的拼音
高跷的拼音是: gāoqiāo。
【解释】:?
民间舞蹈,表演者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棍,边走边表演。也指表演高跷用的木棍。
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这种活动在山西全省境内流行甚为普遍,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
高跷溯源
关于高跷的起源,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
古文献《山海经》中有关于“长股国”的记述,根据古人的注释,可知“长股国”与踩跷有关。从“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这一注释中,我们不难想象出脚上绑扎着长木跷,手持长木制成的原始捕鱼工具在浅海中捕鱼的形象。
而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广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渔民,仍有踩着长木跷在浅海撒网捕鱼的风习。
今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跷”的读音是什么?
“跷”读音为qiāo 。
一、释义:
1、“跷”有多种含义,包括名称、动词、形容词,现代往往用于代指故意缺席,如翘课、翘班、翘会等等。
2、笔画数:13;
3、部首:足;
4、笔顺:
对应的笔顺名称:竖、横折、横、竖、横、竖、提 、横、斜钩、撇、横、撇、竖弯钩、?
二、相关词组:
1、跷跷板
读音:qiāoqiāobǎn
释义:做跷跷板游戏的器材,是一块中间有横轴的条形厚木板,架在支柱上,两端坐人,做一起一落的游戏。
2、跷足而待
读音:qiāozú’érdài
释义:跷足:举足。抬起脚来等待,预言不久将发生的事。
跷的拼音是什么
拼音:qiāo(声母q,介母i,韵母ao,读第一声。)
注音:ㄑㄧㄠ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部首:足
基本释义:
1、抬起(腿);竖起(指头):把腿跷起来。
2、脚后跟抬起,脚尖着地:跷起脚看墙上的布告。
3、高跷:登在二尺多高的跷上扭秧歌。
4、跛(bǒ);瘸。
扩展资料:
相关词组
1、踏跷[tà qiāo]
踩高跷。表演者装扮成戏剧或传说中人物,踩在有踏脚装置的木棍上,边走边表演。
2、跷垫[qiāo diàn]
唐 时内外用钱,每千文扣除若干,谓之跷垫。即后世所谓扣串。
3、跷工[qiāo gōng]
亦作“蹻工”。戏曲、舞蹈演员踩着高跷训练步法的基本功。
4、跷腿[qiāo tuǐ]
犹言抬脚举步。
5、跷跷板[qiāo qiāo bǎn]
儿童游戏用具,在狭长而厚的木板中间装上轴,再装在支柱上,两端坐人,一起一落游戏。
踩高跷怎么读音是什么的
踩高跷 [cǎi gāo qiāo]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踏在高跷上行走
百科释义
踩高跷,是汉族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