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幽的诗有哪些(题目带幽的古诗)

本文目录一览:

《宿建德江》一诗中用幽静悲凉的环境抒发作者孤寂心情的是哪句?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用环境衬托了内心的孤寂

宿建德江

唐 ·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首句中“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客”是诗人自指。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借此,我们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吗?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接下去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所以沈德潜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近人”,这画面展示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表达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想感情的诗有哪些?

乡思是古代诗歌最基本的精神母题之一。或为羁旅之愁;或为行役之苦;或为宦游之艰。总之,出门在外的客子总会为物所动,书写他们内心的沉郁的乡情。综观这些各言心声的思乡诗,抒情角度可以概括为两种——从己入笔和从对方入笔。下面结合具体诗歌作一浅谈。

一、从己如笔,抒写切身感受,表达思乡之情。 如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地头思故乡。

诗人直接从自身写起,表达无限的乡思。无边的月辉流水般泻入室内,淌入诗人颇不宁静的心田。于是如霜的皎洁便勾起了静夜深思游子的迫切归情。身姿俯仰之间,思绪早已箭般飞回了阔别的故乡。全诗笔意轻淡,角度直接单纯,而思绪绵长,如流如水,如泣如诉。

再如杜甫的《春望》。此诗历来被称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之作。全诗八句,前四句感时忧国,后四句思亲念家。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同样直接从己入笔,抒写面对家书的感慨,虽未年高,但身心却垂垂老矣的喟叹。离情充溢,沉着蕴藉。家书的可贵,就在于它载着深情冒着烽火而来;出现在兵荒马乱之际;报告着妻儿家小的平安。面队这样的家书,诗人怎会不欣喜万分,归心似箭呢?愈搔愈短的白发,谁又能说不是因思乡而生呢?真可谓“白发镊不尽,只缘根在愁肠中”,或如谢眺诗云:“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变”。总之,全诗从己入笔,描摹自身之态,抒写思乡之情,诗人对家人的眷眷思念跃然纸上。

二、从对方落笔,想象对方情状,表达思念之情。

同为杜甫思乡作的《月夜》,却采用了与《春望》截然不同的抒情角度——从对方落笔。

今日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诗人开篇从妻子儿女入笔,曲写思情。想象妻子在此同样月圆之夜,望酣睡儿女,却辗转难眠,孤身一人,凄然而立,眷念生死未卜的丈夫,不知他如今飘至何方。诗人以白描手法,清晰的勾画了一幅《闺中望月思亲图》。而对妻子形象真切不爽的描绘,实际上达到了诗人自我情态毫发毕现之效,诗人最后以设想日后重逢之喜反射如今天各一方之苦,仍为曲传相思之笔,曲写思情。思绪缠绵,不绝如缕。

再如:边塞诗人高适的“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也是从对方入笔,表达四乡之情。真可谓思念之人必为至亲至爱,身处异地而心幽灵犀,两地相思,一样深情。

以上浅显分析了古代思乡诗的两种抒情角度。分开来谈,实为方便。实际上这两种抒情角度时常出现在一首诗中,双“管”齐下,表达思情。例如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前两句从己入笔,描写切身感受;后两句改为从家乡的兄弟入笔,表到思归之情。前后两句殊途同归,珠联璧合。

了解古代思乡诗的抒情角度,有助于我们对此类诗歌整体结构的探究,从而进一步了解诗歌的内涵

琴心幽悠的诗句有哪些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

习习谷风,吹我素琴。交交黄鸟,顾筹弄音。——嵇康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

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惠风入怀抱,闻君此夜琴——谢眺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庾信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刘长卿

关于“幽兰”的古诗有哪些?

1、[明]?陶安《送僧芳兰谷住持明招寺》

原文选段:

幽兰之生在深谷,讵以无人而不芳。

释义:

幽兰长在深谷中,难道因为没有人欣赏它就不芬芳了吗?

2、[宋]?王偘《冬日杂兴》

原文选段:

庭际幽兰手自种,托根不与春花共。

释义:

田院里的幽兰是我自己亲手种出来的,把它挖出来种到花盆里不和那些杂花野草在一起。

3、[明]?胡俨《拟饮酒效陶渊明(三首)》

原文选段:

幽兰吐疏花,荣荣生竹间。

释义:

幽兰开着稀稀落落的几朵花,茂盛地长在竹林中。

4、[宋]?姚辟《游山门呈知府大卿》

原文选段:

幽兰香自知,褊茗甘可嚼。

释义:

幽兰的芬芳自身知晓,我穿着不合身的衣服,这茶叶甘甜值得回味。

5、[宋]?赵瑞《游黄龙寺》

原文选段:

幽兰独秀花香袭,宿雨初收雾气开。

释义:

幽兰一枝独秀芬芳扑鼻,一夜的雨水过后雾气渐渐散开。

描写“竹林清幽”的诗句有哪些?

唐代·朱放《题竹林寺》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

唐代·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唐代·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唐代·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唐代·孟浩然《洗然弟竹亭》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唐代·李嘉《路,十馀里山村竹林相次交映祐》

驿十里山村道,千峰栎树林。霜浓竹枝亚,岁晚荻花深。

唐代·郭元振《杂曲歌辞·春江曲》

江水春沉沉,上有双竹林。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

唐代·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唐代·钱起《题苏公林亭》

平津东阁在,别是竹林期。

唐代·王勃《赠李十四四首》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古诗中多是描写竹林幽深茂密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怀:

有一种脱情志于俗谛桎梏的义蕴;心无滞碍、天机清妙的精神境界。

也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心幽春眠作品解读?

1、这些美丽又伤感的字词,作者将它们完美的组合到了一起。

2、让人一边品读着诗词,一边很自然的就联想到了一副凄美感人的别离画面。以上就是心幽的春眠作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