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之舌这句成语的来历(三寸之舌的意思和出处)
本文目录一览:
- 1、三寸之舌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2、“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 这句话源自哪里,“九鼎之宝”的意思是什么?
- 3、“三寸之舌”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 4、"三寸不烂之舌"是褒意,还是贬意?出自何处?
- 5、三寸之舌什么意思
- 6、三寸之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出自哪本书?我们能从当中学到什么?
三寸之舌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三寸不烂之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意思是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辞令的口才
中文名
三寸不烂之舌
语法
偏正式;作宾语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列传》
解释
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辞令的口才
出自
鸠摩罗什的舌舍利
原文释义
毛遂自荐,帮助赵国的平原君去楚国谈判获得成功,回国后受到平原君的表扬。平原君说,本人手下智囊人士上千,少也有几百,都不如老毛。结论是:“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给予高度评价,立马提拔毛遂为一级智囊人物。[1]
?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 这句话源自哪里,“九鼎之宝”的意思是什么?
源自《战国策》是古代谋臣策士论辩的篇章,在《战国策·东周》。说的是东周重臣颜率凭一己之辩,在诸侯列强中保全九鼎的故事。
“九鼎之宝”的意思:一个人说话所产生出的效果是很强大的,九鼎是非常重的,即是一言九鼎,九鼎至尊,即有权威有有威慑力。
讲述了颜率保全九鼎的故事:秦国出兵威胁东周索要九鼎时,颜率以赠鼎为由使齐王派军退秦救助东周;而齐国索要九鼎时,颜率以无法确定把九鼎运至齐国的路为由,打消齐王获得九鼎的想法。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救国难。《战国策》开篇就以生动的个案显示了语言的魔力。颜率以自己的口舌完成了百万军队也难以完成的事,这完全是运用智慧和口才的结果,他深知作为弱国,自己无力应对强暴,只有借助外力和他国,才能解救自己,而只要说服了他国,危机就会化解。
“三寸之舌”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人们经常用“三寸之舌”来比喻能言善辩的口才,也常说“三寸不烂之百舌”。古代凭三寸之舌完成说客任务的事例不胜枚举,最为人们争相传颂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此语最早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战国时期,在赵语国公子平原君赵胜门下有个食客名叫毛遂。毛遂整日无大事可做,没有什么名声,几乎不为人所知。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围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企图吞并赵国。赵孝成王急忙派平原君为使臣去楚国求援,要求与楚国签订“合纵”盟约联合抗秦,以救赵国之危。毛遂自愿前往,到了楚国后,他和同行的十九个人谈论起天下大事,头头是道,大家对他的学问和辩才都佩服不已。
平原君与楚平王会谈那天,毛遂按着剑从容不迫地走上了台阶。楚王根本没有把毛遂放在眼里,非常傲慢地要他退下去。但毛遂却紧握剑柄,走到楚王跟前,以武力威胁楚王。接着,毛遂根据形势义正词严地分析了楚、赵两国的关系,说明赵国派使臣来缔约联合抗秦,乃是为了救助楚国,而不只是为了赵国自己。楚王想了一下,觉得毛遂说得确实有理,就与平原君一起举行了缔约仪式。这样,联合抗秦的大事圆满完成。
平原君带着一行人回到赵国后,和人谈起毛遂这次的功劳,感慨万分地说:“毛遂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像九鼎那样尊贵。毛遂先生的三寸不烂之舌,真是胜过了百万雄师!”从那以后,毛遂得到了平原君的重用,被奉为上宾。
此故事是说毛遂以自己出众的口才完成了使命,用“三寸之舌”形容他能言善辩的口才。由这个故事还延伸出另一个成语“毛遂自荐”,指自告奋勇或自我推荐去做某事。
"三寸不烂之舌"是褒意,还是贬意?出自何处?
一、“三寸不烂之舌”是褒意。
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二、三寸不烂之舌,是汉语成语,读音: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辞令的口才。
三、《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原文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原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彊,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四、例句
1、《水浒全传》第十五回:“小生必须自去那里,凭三寸不烂之舌,说他们入伙。”
2、《三国演义》第三回:“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
3、对方那么难缠,你都能说服,你真具有三寸不烂之舌。
4、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很容易就能虏走芳心。
5、汤姆会用他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约翰放弃他的疯狂计划。
6、他有三寸不烂之舌,几乎没人能把他驳倒。
三寸之舌什么意思
意思: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辞令的口才
毛遂帮助赵国的平原君去楚国谈判获得成功,回国后受到平原君的表扬。平原君说,本人手下智囊人士上千,少也有几百,都不如老毛。结论是:“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给予高度评价,立马提拔毛遂为一级智囊人物。
三寸舌词语来源:
春秋时期,有一天,老子的学生向他请教处世经验。时年已老的老子(李耳)张开嘴巴,露出舌头问:你看我的舌头在么?学生答:在。他又问:牙齿在么?
学生答:没啦。他又问:什么原因?学生答不出。老子接着说:牙,硬,性刚,只会咬,掉得快;舌,软,性柔,可卷曲会翻动,不会掉。学生终于明白:舌头真厉害!
又传,孔子的学生子路说:“上士杀人用笔端,中士杀人用舌端,下士杀人用石端。”号召用舌头杀人才是高水平,用笔杆子杀人是中水平,没有水平的只有用力气搬石头砸。这个“三端”论,后人又演化成“文人的笔端,武士的锋(刀)端,辩士的舌端。”
三寸之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出自哪本书?我们能从当中学到什么?
三寸之舌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那么大家知道三寸之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它出自哪本书?我们能从这个故事当中学到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的讲一讲三寸之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它出自那本书以及我们能从这个书当中学到什么。
三寸之舌是指三寸的舌头,形容能言善辩的口才。三寸之舌这一历史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三寸之舌,这一历史故事,它讲述的是在公元前257年,在当时,秦军他们派兵去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之后,赵王就派平原君去楚国请求援兵,来帮助他们对抗秦国的军队,并且还要和楚国缔结对抗秦国的盟约,之后,平原君在走之前,他要带着二十个能言善辩,并且文武双全的勇士一起去,平原君他的门下有一个门客,毛遂就自己推荐自己去和平原军一起去楚国地接联合的盟约,平原君觉得平时对他没有印象,所以就对毛遂提了几个比较犀利的问题,但是毛遂他都很好的回答了平原君题的这几个问题之后,平原君就觉得能够带他一起去楚国。他们到了楚国之后,平原君与楚王谈了一早上,都没有谈出结果,这时候底下的门客,他们都十分的焦急。
毛遂便自告奋勇的去店上看一看当时的情况,他拿着剑,从容不迫的走上了台阶,但是楚王却因此很生气,要求他立即退下接,但是他并没有听楚王的话,他继续的走到楚王面前,后面他又对楚王说大王当着我的主人面前对我如此无礼,不过是倚仗楚军人多势众罢了,之后,他又对楚王义正言辞的从历史的现实分析了赵楚两国的关系来说明赵国派使臣来缔约联合抗秦是为了救助楚国而不止,止是为了就照顾自己,楚王觉得他说的非常的有道理,就同意他们抗秦盟约。
这个历史故事告诉我们,在公共场所当中,一个能言善辩,会说话的人是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的,它可以影响周围的气氛,遇到事情和别人主动的交流,能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