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分庭抗礼的来历(分庭抗礼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分庭抗礼的由来是怎么样的?
分庭抗礼 ( fēn tíng kàng lǐ )
解 释 庭:庭院;抗:原作“伉”(kang),是对等、相当的意思;抗礼:行平等的礼。古代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可以抗衡。
出 处 庄周《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双方
示 例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知县此番便和他~,留着吃了酒饭,叫他拜做老师。”
近义词 平起平坐、平分秋色
反义词 和衷共济、同心协力
典 故
河畔一块高地上是一片杏林。孔夫子和他的学生们正坐在杏树下休息。流水淙淙,秋风习习,孔子欣然抚琴,学生各自读书。一曲将半,一个白发渔翁走上岸来,坐在不远处,左手抱着膝盖,右手托着下巴眯着眼睛听琴。曲子终了,老者招招手,让子贡,子路过来,问道:“那个弹琴的是什么人呢?”子路率先回答:“他是我们的老师,鲁国的著名学者孔夫子啊。”老者又问:“这个姓孔的是干什么的?在国君或王侯那里做官吗?”子路一时语塞,子贡说:“老师不做官,他奉行忠信,仁义,推行礼乐,讲究人伦,对上忠于国主,对下教化庶民,以利天下,这就是他所做的事情。”老者长叹一声说:“他这样做,真是摧残心性,劳乏筋骨,却危害了自己的真性啊,他离大道也实在太远了。”说完转身向河边走去。
子贡急忙把老头的话转告老师,孔子放下琴,站起身来说:“这是一位圣贤之人啊”跌跌撞撞地追到河边。老者正要划桨离去,孔子拱手连连拜请,说:“先生留步,孔丘多年求学访贤,现已69岁,还没受过高士指点,今有幸偶遇先生,万望不吝赐教。”渔翁并不客气,下了船,赤脚站在沙滩上,说:“天子,诸侯,大夫,庶民,若四者都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尽到自己的职责,社会自然就会治理好;如果乱了方位,不尽职守,天下动乱就不可避免。而你上无君侯之职,下无臣子之份,却独自修治礼乐,排定人伦,企图用忠信,仁义来匡正天下,教化百姓,不是太多事又自不量力了吗?”孔子似乎明白了自己常年周游列国,主张却到处碰壁的原因了,接着问:“您刚才说我危害了自己的真性,请问什么是真性啊?”老者说:“所谓真性,就是精诚,就是本性。所以强哭者悲而不哀,强怒者严而不威,强亲者笑而不和;真哭哀而无声,真怒威而无色,真亲和而无笑。真性用于人间情理,侍奉亲人则慈孝,侍奉君主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散则悲哀,一切都自然而然。”孔子听得句句入耳,好像发现了自己丢失得珍宝,但意犹未尽,虔诚地说:“我愿做您的学生,请问先生家居何处。”渔父笑而不答,登上船,划桨击水,唱着渔歌远去了。
这时,颜渊已把牛车引过来,子路把上车拉的绳子递给老师,孔子却木然不觉,他躬身抱拳,敬立良久,目送老者,直到看不见背影。子路脸色阴沉,嘟嘟囔囔地说:“我跟从您多年了,还没见过一个打鱼的老头这么傲慢。以往就是与天子诸侯见面,也是分庭伉礼啊。今天对这个渔夫却如此谦卑恭敬,真是不可理解。”孔子听了很不高兴,一手扶着车子,一手指着子路说:“仲由啊,你的愚顽粗劣,真是难以教化啊。遇到长者不敬是失礼,遇到贤者不尊是不仁,失礼不仁是祸患之源。这位老者是精通事理的贤士高人,我怎么能与他分庭伉礼呢?”
分庭抗礼这个词的典故和出处
“抗”原作“伉”,对等、相当的意思,表示宾客与主人分处庭中两旁,相对行礼,以示平等对待。后来比喻地位平等,互相对立。
【出处】:
《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抗礼,夫子犹有倨傲之容。
【故事】:
一天,孔子和弟子门在树林里休息。弟子门读书,孔于独自弹琴。一曲未了,一条船停在附近的河岸边,一位须眉全白的老渔夫走上河岸,坐在树林的另一头,侧耳恭听孔子的弹奏。孔子弹完了一支曲子后,渔夫招手叫孔子的弟子子贡、子路到他跟前,并且问道:“这位弹琴的老人是谁呀?”子路高声说道:“他就是我们的先生,鲁国的君子孔子呀!”子贡补充说:“他,就是以忠信、仁义闻名于各国的孔圣人。”渔夫微微一笑,说:“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爱呀。”渔夫说完,转身朝河岸走去。子贡急忙把渔夫说的话报告孔子。孔子听后马上放下琴,猛然站起身,惊喜地说:“这位是圣人呀,快去追他!”孔子快步赶到河边,渔夫正要划船离岸,孔子尊敬地向他拜了两拜,说:“我从小读书求学,到现在已经六十九岁了,还没有听到过高深的教导,怎么敢不虚心地请求您帮助呢?”渔夫也不客气,走下船对孔子说:“所谓真,就是精诚所至,不精不诚,就不能动人。所以,强哭者虽悲而不哀。强怒者虽严而不威,强亲者虽笑而不和。真正的悲没有声音感到哀,真正的怒没有发出来而显得威,真正的亲不笑而感到和蔼。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所以真是非常可贵的。以此用于人间的情理,事奉亲人则慈孝,事奉君主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
孔子听得很有启发,不住地点头。最后,孔子卑谦地对渔夫说:“遇见先生真是幸运。我愿意做您的学生,得到您的教授。请告诉我您住在哪里好吗?”渔夫没有告诉他住在哪里,而是跳上小船,独自划船走了。这时,颜渊已把车子拉过来,子路把上车拉的带子送给孔子,但孔子全不在意,两眼直勾勾地望着渔夫的船影,一直到看不见船的影儿,听不见划水的声音,才惆怅地上车。子路对孔子出乎寻常的表现不理解,在车旁问道:“我为您驾车已经很久了,还没见过像渔夫这样傲慢的人。就是天子和诸侯见到您,也是相对得礼,平等相待,您还带有点自尊的神色呢!但今天,那个渔夫撑着船篙漫不经心地站着,而您却弯腰弓背,先拜后说话,是不是太过分了呢?我们几个弟子都对您这举动觉得奇怪,对渔夫怎么可以这样恭敬呢?”孔子听了子路的话很不高兴,伏着车木叹口气说:“唉,子路,你真是难以教化。你那鄙拙之心至今未改!你靠近一点,我告诉你听:遇到年长的不敬是失礼,遇到贤人不尊是不仁、不仁不爱是造祸的根本。今天这位渔夫是懂得道理的贤人,我怎么能不敬他呢?”
回答者:zhxr63 - 大魔导师 十二级 7-2 15:17
在杏坛上弹琴唱歌,弟子们在周围读书。一位鬓发雪白的老渔你走来蹲下仔细聆听。一曲终了,他问子路、子贡弹琴的人是谁?
他们告诉他,,鲁园的君子,孔子。他以仁义礼至信忠于君王教育百姓并自己身体力行
渔父却指出他既非君主又非官吏虽然劳心劳力至仁至善恐怕依旧损坏了真性孔子并非懂得在道理的人呵
子贡把这番对话报告给孔子后孔子推开琴追到了河边边走边说这是圣人啊渔父见孔子来了下了船等着孔子走近孔子对他施了礼请教他刚才一番话的道理孔子说我从小读书求知识到现在已经69岁了还很少听到高深的教导
渔父侃侃而谈先说到治理天下的理想境界是天子诸侯大夫庶人能够各尽其职接着指出人性的八种毛病四种祸患最后批评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反而放松了自身的修养损伤了真性情
孔子请教什么是真性
渔父说真性是最高层次的精诚只有修养到了真性人才可以不受世俗的左右仁义礼至信才可以做得恰到好处
孔子想拜渔父为老师渔父却傲慢地拒绝了
子路对孔子说我侍奉老师很久了从未见过您对谁如此恭敬过天子诸侯谁见到您不以同等礼节待您呢有倨傲表情的每次应该是您啊这渔夫也太无礼了吧
孔子告诫子路说子路你真是难以教化你至今未改势利的观念遇到长辈不敬那会失礼遇见圣贤不尊就是不仁渔夫是位圣贤我如果对他不真不敬就不能请教于他从他那懂得至真的道理一个人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仁你怎么偏偏有这个毛病记住谁掌握了大道理君子就应该尊重他现在渔夫懂得至真的道理我怎能对他不尊敬呢
分庭抗礼原指以平等礼节相见现多比喻互相对抗。
参考资料:中华成语故事
分庭抗礼是何意·出自于哪?
成语“分庭抗礼”原意是宾客和主人分别站在庭中两侧,相对行礼,以平等地位相待。后来人们用这句成语比喻彼此不分上下、平起平坐或互相对立。
此典出自《庄子·渔父》:“子路旁车而问曰:‘由得为役久矣,未尝见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敖之容。今渔父杖拿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言拜而应,得无太甚乎?门人皆怪夫子矣,渔人何以得此乎?’”
有一天,孔子带领他的弟子们在树林中休息。弟子读书,孔子弹琴。孔子一曲还没有弹完,忽然从河里驶过一条船来,从船上走下一位须眉全白的老渔父。老渔父走上河岸,坐在树林的另一头,侧耳倾听孔子的演奏。等到孔子弹完了一支曲子,他把子贡和子路招到他面前,问道:
“这位弹琴的人是谁呀?”
“是我们的先生,鲁国的君子孔子呀!”子路大声回答他,子贡又补充说:
“他就是性服忠信、身行仁义,上以忠世主,下以化于黎民,当今闻名于各国的孔圣人啊!”
“哦,是这样。”渔父微微一笑,“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爱呀……”说完,转过身朝河岸走去。
子贡急忙把这位渔父的话转告了孔子,孔子放下琴,猛地站起来,惊喜地说:“这位是圣人呀,赶快去追他!”
孔子急忙赶到河边,渔父正要划船离岸,孔子恭敬地向他拜了两拜,说:
“我从小读书求学,到如今已经六十九岁了,还没有听过高深的教导,怎敢不虚心地向您请教呢?”
渔父也不客气,走下船来,慢悠悠地对孔子讲:
“真者,精诚所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其用于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
孔子听得津津有味,不住地点头。孔子卑谦地对渔父说:
“遇见先生真是我的荣幸,我愿意做您的学生,得到您的教导,请告诉我您的住址行吗?”
渔父没有告诉他住在哪里,跳上小船,独自划船走了。这时颜渊已把车子拉过来,子路把上车拉的带子递给孔子,但孔子全不在意,两眼注视着渔父的船影,一直到看不见船的影儿,听不见划水的声音,才惆怅地上了车子。
子路看到孔子这出乎寻常的表现,觉得非常不理解,站在车旁问孔子说:
“我跟您驾车子已经很长时间了,还从没见过像渔父这样傲慢的人。就是天子、诸侯、大夫同您见面,也都是分庭抗礼、平起平坐的,而您还带有自尊的神色呢!然而今天那个渔父撑着船篙,一副傲慢的样子,您却弯腰弓背,先拜后说话,是不是太过分了吧?我们几个弟子都对您的举动感到不可思议,您对渔父怎么可以如此恭敬呢?”
孔子听了子路的话,很生气,伏着车木叹口气说:
“子路呀,你真是难以教化呀,你那个鄙拙之心至今未改!你靠进一点,我告诉你听:遇年长的人不敬是失礼,遇贤人不尊是不仁,不仁不爱是祸害的根本。今天这位渔父,是懂得大道理的贤人,我怎么能不尊敬他呢?”
子路、子贡和其他弟子们只好听从先生的教导。
作文网:成语典故:分庭抗礼
“分庭抗礼”这则成语的“抗”原作“伉”(kàng),是对等、相当的意思,表示宾客与主人分处庭中两旁,相对行礼,以示平等对待。后来比喻地位平等,互相对立。
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敖之容。
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在树林里休息。弟子们读书,孔子独自弹琴。一曲未了,一条船停在附近的河岸边,一位须眉全白的老渔夫走上河岸,坐在树林的另一头,侧耳恭听孔子的弹奏。孔子弹完了一支曲子后,渔夫招手叫孔子的弟子子贡、子路到他跟前,并且问道:“这位弹琴的老人是谁呀?”
子路高声说道:“他就是我们的先生,鲁国的君子孔子呀!”
子贡补充说:“他,就是以忠信、仁义闻名于各国的孔圣人。”
渔夫微微一笑,说:“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爱呀。”
渔夫说完,转身朝河岸走去。子贡急忙把渔夫说的话报告孔子。孔子听后马上放下琴,猛然站起身,惊喜地说:“这位是圣人呀,快去追他!”
孔子快步赶到河边,渔夫正要划船离岸,孔子尊敬地向他拜了两拜,说:“我从小读书求学,到现在已经六十九岁了,还没有听到过高深的教导,怎么敢不虚心地请求您帮助呢?”
渔夫也不客气,走下船对孔子说:“所谓真,就是精诚所至,不精不诚,就不能动人。所以,强哭者虽悲而不哀,强怒者虽严而不威,强亲者虽笑而不和。真正的悲没有声音感到哀,真正的怒没有发出来而显得威,真正的亲不笑而感到和蔼。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所以真是非常可贵的。从此用于人间的情理,事奉亲人则慈孝,事奉君主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
分庭抗礼的意思
意思是比喻彼此地位或势力相等,平起平坐或互相对立。
“分庭抗礼”原义是客人与主人分立在庭的两侧,以平等的地位相对行礼,庭:庭院。抗:对等。后用来比喻彼此地位或势力相等,平起平坐或互相对立。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也作定语。
分庭抗礼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见于《庄子·渔父》。近义词是平起平坐、平分秋色等,反义词是望洋兴叹、和衷共济、甘拜下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