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十羊九牧是什么意思

十羊九牧释义: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拼音] [shí yáng jiǔ mù]

[出处] 《隋书·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十羊九牧的反义词是什么

十羊九牧

【汉语注音】:shí yáng jiǔ mù

【意思】:十只羊却有九个人放牧。比喻民少官多,也比喻领导多,政令不一,让人们无所适从。

【近义词】:人浮于事、僧多粥少;

【反义词】:人尽其才。

十羊九牧是什么动物

是牛字,牛加一个十字就是羊字,再加上一个九字的谐音‘’ 久 ‘’,就是一个牧字。

谢谢采纳。

历史上封建王朝末期的“十羊九牧”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首先要搞清楚“十羊九牧”是什么意思?

十羊九牧,出自《隋书·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意思是: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从我们掌握的资料看,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的官员,都有一个从少到多的增长过程。也就是王朝末期比王朝初期官员多。

以宋朝和明朝的官员数量为例:

宋朝官员人数:

北宋(真宗)景德(年间)官一万余员;(仁宗)皇祐(年间)二万余员;(英宗)治平(年间)并幕职州县官三千三百余员,总二万四千员。

南宋宁宗庆元二年,“凡四万两千有奇。”

从北宋初年的1万多,增长到南宋末年的4万多。

明朝官员人数:

明初洪武时期(1368-1398),全国官员二万七八千人;以后逐渐增加,到正德年间(1505-1521)文官二万,武官八万;嘉靖前期(1522-1567)整顿吏治,官员人数减少;到万历时期(1573-1620)维持在八万人左右。比明朝初年翻了一倍还多。

从整个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官员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多!

据198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一书公布的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西汉,7945:1;唐朝,2927:1;明朝,2299:1;清朝,911:1。

为什么各个朝代的官员都是不断增长的呢?为什么时代越发展,官员数量越多呢?

从单个王朝来讲,王朝初年,往往是战乱之后,经济凋敝、人口锐减、百废待兴,能供养的官员数量较少;而且,统治阶级刚刚经历过战争等激烈斗争,一般都是一个精干的、高效率的统治集团(因为不精干不高效是不可能打胜仗的),所以官员数量比较少。

随着王朝统治的延续,各种制度逐渐完善、各种繁文缛节不断增加,就需要更多官员从事一些务虚的工作,而且经济恢复之后,国家能够供养更多的官员。另外还有不少人,因为祖上公德的荫庇,世袭罔替自动获得官员身份。所以到王朝末期官员越来越多。

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进程来看。实际上是一个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过程,是一个封建专制体制越来越健全的过程。秦汉只有三公九卿;隋唐就有了三省六部制;宋朝更是冗官,相互牵制;很多官职都是叠床架屋,目的就是避免专权、相互制约。

说到底,官员数量的越来越多,官员人口比例急速上升,其实就是中央集权带来的制度成本。皇帝为了保证下面的官员不会因为大权独揽,就需要通过分权来的互相监督以及互相制衡,而分权所造成的现象就是官员的数量的攀升。

这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生事物不断出现,社会管理需要管理的事物越来越多,社会管理也越来越复杂,就需要更多专业人士专门管理相应的社会事务。这也造成官员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