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过其实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三国志·蜀书·马良传》

上面这段文字的大意是,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说话夸张失实,不可相信,不可委以重任,一定要慎重。"这就是"言过其实"典故的由来。

马谡是三国时襄阳宜城人,与他的哥哥马良同在蜀中做官。马良被刘备任为侍中,马谡由于喜欢谈论军事,很受丞相诸葛亮的看重。但刘备对他并无好感。

公元222年,刘备为报孙权袭取荆州、杀死关羽的大仇,不顾诸葛亮等人的劝阻,亲率大军伐吴。吴将陆逊用计火烧连营,大破刘备,马良也死在乱军之中。刘备遭此失败,忧郁成疾,临终前召诸葛亮嘱咐后事。当时,马谡经诸葛亮推荐,做了成都令,得知刘备病危,也赶到白帝城。

马谡在场,刘备没说什么。等到只剩诸葛亮一人时,刘备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丞相您要留意呀!"诸葛亮虽然当面点头称是,可心里有不同的看法。

刘备死后,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出师伐魏。他屯兵汉中,西出祁山,第二年接连攻下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魏明帝曹睿发兵五万,派右将军张邰西御蜀军,并调司马懿从东路会师,共同对付诸葛亮。

诸葛亮料定张邰必定争夺汉中要地街亭(今甘肃清水东北)。当时,不少人建议让魏延、吴壹两位名将作先锋,诸葛亮却看中了马谡。他交给马谡两万人马,去守街亭。诸葛亮再三叮嘱马谡要在山下设营寨,多架栅栏,加强壁垒,还另派行事谨慎的王平为偏将军做马谡的助手;派魏延驻阳平关,遥应马谡。

马谡到街亭后,决定在山上扎营。王平劝阻不过,请马谡让他带一部分人马在山下另立营寨,与大军互为犄角,以便彼此接应。马谡只拨给王平一千人马。

王平在离山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当即画了地图,连夜派人送到大营,交诸葛亮验看。

诸葛亮接到布阵图后,大惊失色,正要设法补救,街亭失守的消息随之传来。

原来,就在当天晚上,张邰、司马懿两军会合后,立即把马谡所驻扎的山头团团围住,切断水源,导致蜀军不战自乱。由于王平只有一千人马,被张邰挡住,只能死守营寨,却无法前来救援。无奈,马谡只好孤军突围,两万人马突围后已所剩无几。幸亏王平沉着撤退,魏延及时接应,才杀退追兵,救下马谡。

街亭失守,全军退到阳平关。诸葛亮按军法挥泪将马谡治罪。马谡留给诸葛亮一封绝命书后就自杀了,死时39岁。诸葛亮也请求后主刘禅免去其丞相职务,降级三等,后主准奏。诸葛亮流着泪说:"孙武所以战无不胜,在于纪律严明。如今四海分裂,北伐才开始,要是废了纪律,如何治军?先帝临终时曾叮嘱我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在用人方面,我确实不如先帝英明啊!"看来,智者千虑,总有一失,在识人、用人方面,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典例。

什么叫言过其实?

言过其实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成语的具体的用法吧,下面有比较详细的解释哦。

【出处】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三国志·;蜀书·;马良传》

【解释】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浮夸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夸大其辞、夸夸其谈、名不副实

【相反词】言必有信、恰如其分、名副其实

【同韵词】丽句清词、拗曲作直、扭曲作直、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一钱不直、甘言巧辞、心动神驰、大张其词、夸大其辞、心地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