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是什么?

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都是汉语词汇,具体释义如下:

1、同日而语:读音是tóng rì ér yǔ,意思是放在同一时间来讨论;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

例句:由一个天真未凿的孩童说出和由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说出,那分量大概不能同日而语。

2、相提并论:读音是xiāng tí bìng lùn,意思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例句:别因为我们为同一个公司工作,就把我和他相提并论。

反义词介绍:无与伦比

读音:wú yǔ lún bǐ

表达意思:没有能够比得上的(多用于好的事物)。

词性:通常在句中作谓语、定语,修饰主语或宾语。

例句:好比一间放满乐器的房间,某件乐器可能会一鸣惊人,但所有乐器共同奏出的交响乐将无与伦比。

同日而语是什么意思

同日而语

指相提并论。

[拼音]

tóng rì ér yǔ

[出处]

《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例句]

这两件事本质完全不一样,若同日而语,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近义]

同日而道 同日而言 相提并论 混为一谈 ...

[反义]

无与比伦 美妙绝伦 分门别类 较短论长 ...

“同日而语”什么意思?

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同日而语:就是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可以相提并论、

同日而语的意思 同日而语的出处

1、同日而语,汉语成语,拼音是tóng rì ér yǔ,意思是指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

2、出自《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3、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同日而语”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指相提并论。

出自:《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译义: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这两者难道可以同日而语吗?

扩展资料:

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秦想吞并六国,洛阳人苏秦便到赵国劝说赵王联合其他五国齐心抗秦,还说:"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赵王接受苏秦的建议,封他为武安君,到各国去游说共同抗秦。

他先到秦国游说秦惠王,结果没有成功。于是,他又到赵国游说。赵国的相国不喜欢苏秦,他又没有成功。后来到燕国,才得到一些资助。接着,他第二次来到赵国,这一回,赵国的国君赵肃侯亲自接待了他。

他向赵肃侯分析了赵国和各国的关系,又分析了赵国的实力和面临的形势,听完后,赵肃侯问苏秦应该怎么办。

于是苏秦说道:"我私下考察过天下的地图,发现各诸侯国的土地合起来五倍于秦国,估计各诸侯国的士兵数量十倍于秦国,如果六国结成一个整体,同心协力向西攻打秦国,就一定能打败它。如今反而向西侍奉秦国,向秦国称臣。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怎么可以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