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人尽可夫成语来历的词条

本文目录一览:

成语“人尽可夫”有什么历史典故?与雍姬有什么关系?

人尽可夫。按字面说,好象是贬低,辱骂女人之象,是说女人天下男人尽可做丈夫。实事不然。

人尽可夫,含义是一个女人,当丈夫不在了,还可再找第二个男人,而天下所有的男人你尽可从中筛选出一位做你的丈夫。

人尽可夫,不含诋毁谩骂之意,也不否淫荡之象。

人尽可夫一词,典故出自《左传》一书。郑厉公四年,郑国国政由祭仲专权弄国。厉公不堪其忧,暗指示祭仲女婿雍纠欲杀祭仲,雍纠:祭仲女婿,其女儿的丈夫。当雍纠获知此讯后告知了其妻。其妻正是祭仲之女。因是,纠妻去问母亲:世上父与夫哪个重要?其母答曰:父亲,天下只一,死了便没了。而丈夫者,"人尽可夫"也。是说若是丈夫死了,还可以再从万男中再找一个,而父亲死了就再也没有父亲了。正因其母一语,雍姬便含泪舍却其夫而将厉王语雍纠将要杀祭仲之密事告知了父亲。父亲祭仲得女儿告知后果断地将其婿雍纠含冤而杀死。

这就是父比夫重要的人性概念。亲父若死便再无亲父。而夫死了则可以再择之是矣!

“人尽可夫”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谁?

人尽可夫这个词语在现在是一个贬义词,意思是一个女子生过不检点,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她的丈夫,也表示一个女子经常和别人做苟且的事情。但是呢,人尽可夫的本来的意思并不是这个,这个词语的原来的意思是一个女子,是人人皆可以为其丈夫的,至于父亲,为天然骨血关系,只有一人,不能与夫相比。本意强调的是这个女子重视自己的父亲胜过自己的丈夫。这个词语其实是有典故的,成语的主人公就是雍姬。很多人或许不了解这个故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古代的中国,女子嫁给了自己的丈夫,就要一心一意的侍奉自己的丈夫。可以说古代的女子十分的没有地位,嫁给丈夫就是嫁给了整个家庭,要事事将丈夫放在第一位。但是呢,战国时期的一个女子就格外的不一样,这个女子将自己的父亲放在了第一位,与自己的父亲相比,丈夫并不是那么的重要。这个女子就是雍姬。

雍姬是战国时期的女子,父亲是祭足,雍姬的父亲在朝堂上面做官,也算是一个比较有权力的大臣。后来雍姬嫁给了雍纠,夫妻二人的生活也算是比较美满。雍纠也算是郑国的一个贵族,与君主们有着表亲关系。当时的郑国发生了政治的动乱,郑厉公通过发动政变,获得了皇位。但是由于这个皇位并不是非常的正统,于是朝廷中就有大臣们的反对的声音。其中比较反对的一个大臣就是雍姬的父亲。

雍纠是郑厉公的表弟,对祭足的行为十分的不满,于是就派雍纠去杀祭足,就是让雍纠杀自己的老丈人。后来雍纠的心事被自己的妻子发现了,雍姬在两厢抉择之下,就选择了将丈夫的计谋告诉了父亲,于是雍纠的计划没有成功,反而被杀掉了。于是人尽可夫的成语就这样来了,但是随着后世的演变逐渐成了一个褒义词。

“人尽可夫”的主人公是谁?这个成语的由来又是什么?

“人尽可夫”这个成语典故的主人公是雍姬,她在得知郑厉公要求其夫君杀害她父亲时不知该怎么办,而她母亲则告诉她:“人尽夫也,父一而已。”所以雍姬最后选择将事情告知父亲,而她的夫君则因此被杀。雍姬的父亲名叫祭仲,是郑国十分位高权重的一位大臣。祭仲自郑庄公时期开始便已在朝为官且备受宠信,待郑庄公去世之后其长子继任王位,但是此人即位没多久祭仲便在宋庄公的威胁下改而拥立公子突。

公子突在祭仲的支持下登基为王,成为郑厉公。虽然郑厉公能够即位离不开祭仲的帮助,但是他却对祭仲存有很深的猜忌。随着祭仲手中权势的不断壮大,郑厉公决定将他杀掉。郑厉公选中的暗杀人选便就是身为祭仲女婿的雍纠。雍纠在得此吩咐之后决定以设宴为由将祭仲引至郊外,然后再伺机对他进行暗杀。但是该计划还未实施,他的妻子也就是祭仲的女儿雍姬便得知了此事。

雍姬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十分纠结,不知如何抉择的她找到了她母亲。雍姬问自己母亲:“父亲与夫君,谁更亲一些?”她母亲回答说:“人尽夫也,父一而已。”得此回答的雍姬随后便将雍纠的刺杀计划告知祭仲,不久后雍纠便被祭仲杀死。

其实就这个典故来说,“人尽可夫”这个成语最初并没有妇女不守妇道之意。雍姬在自己父亲以及夫君立场发生冲突时不知该偏帮谁,于是就二人的亲近程度询问母亲。而她母亲亦是从血缘亲近这一层面为她进行解答,从而有了“人尽可夫,父一而已”的回答。就血缘亲近程度来说,天下可做夫君之人确实要远远多于可做父亲之人。

“人尽可夫”说的是谁?“人尽可夫”有什么故事?

在中国历史几千年文化变化的过程中,由于借用,表意等现象的存在,很多成语词语的使用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很多都已经不是刚开始出现时候的意思了,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就像是你说了一句话,通过10个人传播之后,再回到你耳朵里面的时候,也就不完全是你本来的意思了。

人尽可夫

1.人尽可夫古今含义区别:

人尽可夫古词的意思:

一个女子选择丈夫可以有很多个选择,但是父亲只有一个,所以丈夫又怎么能够和唯一的父亲相比呢?意思是女儿应该应该更加亲近父亲,而不是丈夫。

人尽可夫现代的意思:

如果说,人尽可夫在古代算是一个中性词的话,那么现在则完全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其意思大概是是每个男人都可以像丈夫一样跟这个女人上床,形容女子私生活不检点,或者作为一个形容性工作者的鄙视之词。

郑厉公(来源影视作品)

2.人尽可夫的出处:

人尽可夫是一个古词,出自《左传·桓公十五年》:

“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

3.人尽可夫出现历史场景:

春秋时期,郑国国相祭仲专权,在位的郑厉公对此很担心,害怕有一天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郑厉公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决定铲除他。

但是祭仲的府上戒备森严,很难下手,于是找到了蔡仲的女婿雍纠,赐给他大量财宝,让他想办法筛掉自己的岳父。

财迷心窍的雍纠居然答应了郑厉公的要求,于是雍纠就开始策划谋杀祭仲,最后决定把祭仲从府里骗出来,说要在外面宴请他,到时候再动手。

郑厉公

但是这件事情却被妻子雍姬知道了,一边是父亲,一遍是丈夫,雍姬也不知道该这么办,于是就去问他的母亲:“父亲和丈夫应该哪一个更亲近啊”?

他母亲说:“任何一个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子的丈夫,没有了一个可以找一个,但是父亲却只有一个,没有了就没有了,这两者怎么能够相比呢”?

于是雍姬就赶紧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祭仲说:“雍纠不在他家里而在郊外宴请您,我怀疑这件事是要对您不利。”

祭仲知道之后,勃然大怒,抢先动手杀掉了雍纠,郑厉公知道事情败露之后,害怕祭仲会对自己不利,所以只身逃往了国外,一直流浪了十几年之后才回国。

“人尽可夫”历史上是在说谁?背后有什么故事?

历史上“人尽可夫”这个成语说的是雍姬,背后故事就是雍姬在得知夫婿想要谋害自己父亲时因不知帮谁而找母亲解惑,最后她得到一个“人尽夫也”的答案。雍姬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春秋时期,她父亲是颇得郑国国君宠信的祭仲。祭仲自郑庄公时期开始一共辅佐过多任郑国国君,期间他手中的权势并未因为君王更替而被削弱,而是把控郑国朝权长达数十年之久。

在辅佐至郑厉公时因为这任君王不满祭仲权势过大而想要将他除掉,但是最后却以失败告终。当时郑厉公找来暗杀祭仲的人是祭仲的女婿雍纠。郑厉公本以为凭借祭仲与雍纠的亲属关系,雍纠应该很容易就可以将祭仲杀死。而雍纠在接受了这一命令之后也是打算接着关系将祭仲引至郊外,然后再找机会将他杀害。但是这个计划却无意中被雍姬,也就是祭仲女儿提前得知,最后致使计划失败。

雍姬在得知这一刺杀计划时也是非常纠结,因为一方是给予她生命的父亲,另一方则是与她携手新人生的夫婿。因为自己无法得出帮谁的决定,于是雍姬便将这件事情告知了自己的母亲。她的母亲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告诉雍姬:“天底下人人都可成为夫婿,但是可以成为父亲的人却只有一个。”

雍姬听到这个回答之后觉得甚是有理,所以就将雍纠的刺杀计划告诉了祭仲。既然得知雍纠有谋害自己的心思,祭仲自是不可能再继续放任他。所以没过多久雍纠便被杀死,而吩咐他刺杀祭仲的郑厉公则因事情败露而逃离郑国,在外流亡长达十七年。郑厉公自郑国出逃之后祭仲则将逃亡在外的郑昭公给接回了郑国并帮助他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