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害怕用什么成语表示有哪些?(表示安静的成语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形容害怕的四个字成语有什么?

害怕的四字成语 :

惶恐不安、

不寒而栗、

心有余悸、

胆战心惊、

毛骨悚然、

惴惴不安、

战战兢兢、

寒心酸鼻、

望而生畏、

魂飞魄散、

诚惶诚恐、

惊恐万状、

骇人听闻、

栗栗危惧、

大惊失色、

恐慌万状、

谈虎色变、

汗不敢出、

寒毛卓竖、

胆颤心惊、

担惊受怕、

怛然失色

形容害怕的词语有哪些?

1.骇人听闻2.惊弓之鸟3.大惊失色4.望而生畏5.目瞪口呆6.噤若寒蝉7.毛骨悚然8.战战兢兢9.诚惶诚恐10.张口结舌11.提心吊胆 12.惊恐万状13.谈虎色变14.心惊胆战15.胆战心惊16.汗流浃背17.惴惴不安 18.心有余悸19.惶恐不安20.魂飞魄散21.惶惶不安22.泪如雨下23.胆颤心惊24.吴牛喘月25.泪如泉涌26.寒毛卓竖27.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8.兢兢战战29.勇者不惧30.小鹿触心头31.心乔意怯32.悬心吊胆33.舌挢不下34.魄散魂飞35.丧胆亡魂36.了无惧色37.吊胆提心38.寒心酸鼻 39.怕风怯雨40.怛然失色41.恐慌万状42.惊弦之鸟43.惊心吊胆44.惊惶万状45.栗栗危惧46.汗出洽背47.泪下如雨。

资料拓展:

害怕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ài pà,英文可译为afraid,解释为面临险境而心中恐惧、惊慌。例如,心中害怕,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惶恐不安、毛骨悚然、心惊肉跳、惶惶终日、胆战心惊、寒心酸鼻、心惊胆战、惊慌失色、惊天动地、惊心动魄、惊魂未定、惊弓之鸟、大惊失色、畏缩不前、触目惊心、心有余悸、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忐忑不安、魂不附体、面如土色。

形容害怕的成语有哪些?

惶恐不安、不寒而栗、心有余悸、胆战心惊、毛骨悚然、惴惴不安、战战兢兢、寒心酸鼻、望而生畏、栗栗危惧、诚惶诚恐、惊恐万状、魂飞魄散、骇人听闻、大惊失色、恐慌万状、汗不敢出、寒毛卓竖、胆颤心惊、谈虎色变、担惊受怕、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怛然失色

形容害怕的成语有哪些

[胆战心寒] 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惊惶万状] 惊惶: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丧胆亡魂] 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惊恐万状] 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三魂出窍] 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恐慌万状] 形容害怕惊慌到极点。

[汗洽股栗] 汗流浃背,两腿颤抖。形容害怕、恐惧的样子。

[兢兢战战]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怕鬼有鬼] 比喻害怕什么,偏偏要碰到什么。

[缩头缩脑] 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胆小不敢出头负责。

[惴惴不安] 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怕风怯雨] 怯:害怕。形容人害怕艰难困苦,娇气十足。

[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胆颤心惊] 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栗栗危惧] 栗栗:发抖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

[骨寒毛竖] 形容十分害怕。

[胆战心摇] 形容十分害怕。

形容很害怕的成语有哪些?

1、诚惶诚恐

【拼音】: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解释】: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出处】: 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2、担惊受怕

【拼音】: dān jīng shòu pà

【解释】: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 《水浒传》第三五回:“你们若要做夫妻,每日同一处,不担惊受怕,我却有一条妙计,只是难教你。”

3、胆战心寒

【拼音】: dǎn zhàn xīn hán

【解释】: 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出处】: 《古今杂剧·楚昭王疏者下船》:“怕的是城荒国破,常子是胆战心寒。”

4、将恐将惧

【拼音】: jiāng kǒng jiāng jù

【解释】: 将:又。既恐慌,又害怕。

【出处】: 《诗经·小雅·谷风》:“将巩将惧,维予与女。”

5、提心吊胆

【拼音】: tí xīn diào dǎn

【解释】: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