衤和礻字旁怎么读
衤:yī;礻:shì。
衤同“衣”。用作偏旁。俗称“衣字旁
礻同“示”。用作偏旁。俗称“示字旁
礻字旁的字往往和祭祀、祈福有关,比如神、社、祛等;而衤字旁的字往往与衣服有关,比如袖、襟、初等。
衤的字有:初、被、袍、补、袄
1.开始的:~夏。~冬。
2.开始的一段时间:年~。月~。本学期~。
3.第一个:~伏。~旬。~一(农历每月的第一天,等于“第一个一”,区别于“十一、二十一”)。~十(农历每月的第十天,等于“第一个十”,区别于“二十、三十”)。
4.第一次;刚开始:~试。~出茅庐。~学乍练。
5.最低的(等级):~级。~等。
6.原来的:~心。~志。~愿。
7.原来的情况:和好如~。
[bèi]
1.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子。~单。棉~。毛巾~。羽绒~。~褥。
2.盖,遮覆:~覆。泽~后世(恩惠遍及后代)。
3.遭遇,遭受:~灾。~难(nàn)。
4.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他~(老板)辞退了。
5.用在动词前,表示受动:~动。~告。~批评。~剥削。
古同“披”,覆盖。
三、袍:袍子:皮~。棉~儿。长~。旗~儿。
1.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缝~。~牙。~袜子。修桥~路。
2.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增~。~选。候~。缺什么~什么。
3.补养:滋~。~品。身体虚,需要好好~一~。
4.利益;用处:~益。不无小~。空言无~。
五、袄:有里子的中式上衣:夹~。棉~。
礻的字有:祖、祝、福、礼、祈
1.祖父,称父亲的父亲,也用来称祖父一辈的亲属:~孙三代。外~。
2.祖宗。泛指祖父以上的先代:高~。远~。
3.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鼻~。~师爷。
1.祝愿:~你健康。~两国的友谊万古常青。
3.削;断绝:~发为僧(剃去头发当和尚)。
1.幸福;福气(跟“祸”相对):~利。享~。造~。
2.旧时妇女行“万福”礼:~了一~。
3.(Fú)指福建:~橘。
1.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个~。
3.礼物:送~。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
4.以礼相待:~贤下士。
1.祈祷:~福。
2.请求;希望:~求。~望。敬~指导。
衤和礻字旁怎么读
衤:yī;礻:shì。
衤同“衣”。用作偏旁。俗称“衣字旁
礻同“示”。用作偏旁。俗称“示字旁
礻字旁的字往往和祭祀、祈福有关,比如神、社、祛等;而衤字旁的字往往与衣服有关,比如袖、襟、初等。
衤的字有:初、被、袍、补、袄
1.开始的:~夏。~冬。
2.开始的一段时间:年~。月~。本学期~。
3.第一个:~伏。~旬。~一(农历每月的第一天,等于“第一个一”,区别于“十一、二十一”)。~十(农历每月的第十天,等于“第一个十”,区别于“二十、三十”)。
4.第一次;刚开始:~试。~出茅庐。~学乍练。
5.最低的(等级):~级。~等。
6.原来的:~心。~志。~愿。
7.原来的情况:和好如~。
[bèi]
1.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子。~单。棉~。毛巾~。羽绒~。~褥。
2.盖,遮覆:~覆。泽~后世(恩惠遍及后代)。
3.遭遇,遭受:~灾。~难(nàn)。
4.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他~(老板)辞退了。
5.用在动词前,表示受动:~动。~告。~批评。~剥削。
古同“披”,覆盖。
三、袍:袍子:皮~。棉~儿。长~。旗~儿。
1.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缝~。~牙。~袜子。修桥~路。
2.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增~。~选。候~。缺什么~什么。
3.补养:滋~。~品。身体虚,需要好好~一~。
4.利益;用处:~益。不无小~。空言无~。
五、袄:有里子的中式上衣:夹~。棉~。
礻的字有:祖、祝、福、礼、祈
1.祖父,称父亲的父亲,也用来称祖父一辈的亲属:~孙三代。外~。
2.祖宗。泛指祖父以上的先代:高~。远~。
3.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鼻~。~师爷。
1.祝愿:~你健康。~两国的友谊万古常青。
3.削;断绝:~发为僧(剃去头发当和尚)。
1.幸福;福气(跟“祸”相对):~利。享~。造~。
2.旧时妇女行“万福”礼:~了一~。
3.(Fú)指福建:~橘。
1.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个~。
3.礼物:送~。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
4.以礼相待:~贤下士。
1.祈祷:~福。
2.请求;希望:~求。~望。敬~指导。